湛江革命传统特色鲜明,红色文化底蕴深厚。 湛江红色文化名片铭刻着中国共产党领导湛江人民在进行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征程中的宝贵精神,谱写了动人心魄的壮丽篇章,也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具有湛江特色的红色文化,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文化遗存,是至为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为大力弘扬湛江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精神血脉,湛江市社科联推出“观湛江红色文化名片·传承红色基因”宣传视频,以身边的红色文化、革命历史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效果,激励广大党员凝心聚力、共谋发展,为湛江全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贡献社科智慧和力量,以优异的成绩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名片全称:黄学增
推选单位:中共湛江市委宣传部、中共湛江市委党史研究室、湛江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黄学增(1900—1929),出生于遂溪县敦文村。1922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广东南路第一位中共党员、南路宣传马克思主义第一人。黄学增足迹几乎遍及广东全省,是与澎拜等人齐名的广东四大农民运动领袖之一。1922年夏,回家乡遂溪、广州湾等地宣传马列主义和革命思想,1929年7月,由于叛徒出卖,在海口市被国民党逮捕杀害,碧血洒天涯。黄学增家乡建有黄学增故居和纪念亭,1985年12月被遂溪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遂溪县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2月被湛江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湛江市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8月被中共湛江市委党史研究室命名为湛江市党史教育基地。2013年12月被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命名为广东省党史教育基地。

名片全称:灯楼角
推选单位:中共湛江市委宣传部、中共湛江市委党史研究室、湛江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灯楼角——解放海南岛战役解放军渡海作战首发地,位于徐闻县角尾乡的海边。

       1950年3月—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徐闻南部沿海全线启航,发起总攻,展开大规模渡海作战,解放海南岛。徐闻县数百名船工驾船运送人民解放军渡海作战。

       灯楼角的名称是由于该处由一块凸起的条状地块延伸到海边,海岸线在条状地块的末端形成一个约90度角。在转角处建有一座航标灯楼,“角尾”和“灯楼角”都因此而得名。

       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协助解放军渡海解放海南岛,徐闻县人民政府在角尾乡灯楼角修建了一系列纪念设施,包括浮雕、纪念碑、简介台等。

       灯楼角是中国大陆最南端的标志,是得天独厚旅游资源。

名片全称:鹤地水库——雷州青年运河红色教育基地
推选单位:中共湛江市委宣传部、中共湛江市委党史研究室、湛江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鹤地水库——雷州青年运河红色教育基地位于廉江市河唇镇鹤地水库内。建库开河纪念馆展陈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期,湛江地委带领湛江人民(也有外地民工和驻湛部队官兵)战天斗地,横截九洲江建设鹤地水库和开挖雷州青年运河的历史。展馆面积1300平方米,展室9间,展示形式多样,有图片,有实物,有视频。周围有建库开河群英雕像、党史展馆、群英故事厅、宣誓台等。库区内还有“元帅杉”、名人题字题词、爱水护水文化长廊等红色人文资源,天高山黛,海晏河清,自然景色宜人。雷州青年运河在粤西大地上矗起了一座共产党人为民、廉政的丰碑。

名片全称:黄平民
推选单位:中共湛江市委宣传部、中共湛江市委党史研究室、湛江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黄平民,男,1900年出生于廉江县。在旅欧勤工俭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在周恩来任部长的中共两广区委军事部工作,曾参加北伐战争和广州起义。黄平民为革命事业六过家门而不入。1928年4月,任中共南路特委委员。7月底,中共南路各县市代表会议在广州湾(现湛江市)的赤坎召开,选举黄平民为中共南路特委书记。11月,广东省委召开第二次扩大会议,黄平民当选省委候补常委。1928年12月8日,由于叛徒出卖,黄平民被梅菉国民党驻军所枪杀。

       廉江县人民政府把黄平民故居改建为黄平民烈士纪念学校,校园内立有黄平民烈士镀铜像,建有黄平民烈士纪念室。为廉江市文物保护单位、廉江市中小学德育教育基地、湛江市党史教育基地。

名片全称:甘霖抗日民众夜校
推选单位:中共湛江市委宣传部、中共湛江市委党史研究室、湛江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甘霖村抗日民众夜校位于麻章区麻章镇甘霖村梁氏宗祠。甘林村梁氏宗祠原为永宁乡初级国民小学,1938年8月,遂溪青抗会会员支仁山等人于此创办抗日民众夜校,解放后甘林村被评为第一批革命老区村庄。1994年群众自发捐款在旧址修复了甘霖夜校,遗址建筑面积378平方米。1995年10月被湛江市政府公布为湛江市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11月被中共湛江市委党史研究室命名为湛江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2017年至2019年正在恢复当年的课室、练兵场、讲台、宣传栏等设施,再现当年共产党员在甘林活动情景,与周围广场、文化楼一起,连片建设甘林红色文化公园,强力打造湛江市“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

名片全称:广东省农协会南路办事处旧址
推选单位:中共湛江市委宣传部、中共湛江市委党史研究室、湛江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1925年冬,黄学增受中共广东区委和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的派遣,以中共南路特派员的秘密身份及国民党广东南路特委委员的公开身份回南路开展以农民运动为中心的革命运动,驻吴川梅菉镇营盘街28号。营盘街28号在1927年7月前成为南路革命运动的领导中心。在黄学增的领导下,南路革命运动风起云涌,加入农会的农民达12万多人,沉重打击了封建地主的剥削统治。

       广东省农民协会南路办事处旧址于1999年9月被吴川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吴川市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11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名片全称:中共粤桂边区委机关旧址
推选单位:中共湛江市委宣传部、中共湛江市委党史研究室、湛江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南园小学——中共粤桂边区党委机关遗址位于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海岛民安镇西山村。

       1948年5月,中共粤桂边区党委成立,梁广任书记,黄其江任委员兼组织部长,温焯华任宣传部长。边区党委机关设在西山村,相继建立了无线电台、报社和医务所等机构;并多次召开各地领导人会议,总结经验和部署工作。西山村党组织和革命群众,不畏艰难险阻,为保卫边区党委机关的安全、护送往来的各地领导干部、护理伤病员等作出了贡献。

       西山村是革命老区村庄,1939年5月成立了中共党支部,至湛江解放时,全村共有43人先后加入党组织。 2004年创建东海岛西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及“粤桂边区党委在东海岛西山村活动史展馆”

名片全称:老马起义遗址
推选单位:中共湛江市委宣传部、中共湛江市委党史研究室、湛江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老马起义遗址位于遂溪县界炮镇老马村。

       1944年7月,南路特委书记周楠从重庆回到广州湾,随即召集特委成员和有关干部开会,传达南方局关于要开展独立自主的抗日武装斗争的指示,并决定以老马村为中心举行武装起义,建立共产党领导的独立自主的武装队伍。1944年8月9日凌晨,起义人员首先对由国民党控制的界炮联防队队长杨起德的手下进行全部缴械,然后护送到老马村。紧接着,山家、豆坡联防队的起义人员也采取同样的做法,把队伍拉到老马村。天亮后,信和乡常备队和深坭塘自卫队的部分队员以及老马、山家、后田、干留尾、龙湾仔、斗仑、金围、山里等村的游击小组成员,都全副武装集中到老马村。起义的指挥人员首先进行人员编队。上午10时左右,武装起义大会在老马村祠堂前举行。在粉碎敌军的三次围剿之后,起义部队根据南路特委的指示撤离老马。老马起义遗址于1985年12月27日被遂溪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遂溪县文物保护单位。

<